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加强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7 23:04:17  浏览:977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加强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加强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中医药人事〔1999〕148号

局各直属单位:

根据中组部对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为使我局系统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我司将加强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列为1999年人事工作的重点之一,于今年6月下发了中组部近年来有关干部档案管理的一系列文件,并于10月在京举办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干部档案管理培训班。在培训班上,由中组部调配局干部档案处的领导讲课,并就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了座谈。通过培训,大家提高了对干部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对干部档案的收集、整理的有关规定、要求和今后工作的目标有了一个比较系统、清楚的了解。

多年来,各单位干部档案管理人员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克服人手少、条件差和工作任务重等困难,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局直属单位在干部档案管理方面的基础条件普遍较差,办公用房紧张,缺少必须的设备和用品,且从事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均为兼职,以至存在问题较多,与《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为了推动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我局拟于2000年底在直属单位范围内对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有关要求如下:

1、建立健全干部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在工作中认真执行。

2、各单位于近期集中人力、物力,对所管干部档案进行一次认真的整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干部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将本单位干部档案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向主管领导汇报。

3、各单位领导要继续关心、支持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在人员、经费和办公用房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有关检查的具体事项届时另行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司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技术引进与知识产权

商家泉


一、行业领域技术引进需与知识产权整体制度完善、保护相辅相成

  企业的技术引进过程和引进后的技术创新需要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比如,引进的国内独一无二的技术、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发出来的新产品等都可以通过工业产权中的专利制度予以保护;技术引进后设计的软件文档和设计图纸等可以通过著作权法予以保护;如果创新的成果投入市场时辅以商标战略,就涉及到企业商标的保护了……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可能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多个方面,需要知识产权制度的整体保护。

二、行业领域技术引进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应对

1、技术引进合同的必要条款
技术进口合同通称为技术许可协议,一般情况下,许可证协议所转让的标的仅是技术使用权,而非技术所有权。单纯的技术往往不能使引进方生产出可销售的有关产品,而需要在进行必要的试验研究,才能生产出该产品。故此,协议中最好规定,(1)许可方除了授权外,还必须向引进方提供全套的技术资料;(2)并有义务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协助引进方掌握该技术。 (3)可以将技术权利证书作为协议不可分割的附件;(4)许可的时间;(5)在该技术基础上产生的技术改进、创新所有权归属等;(6)产生纠纷时适用的法律、争议解决方式:法院还是仲裁?法院二审终审,仲裁一裁终审;(7)中英文合同产生矛盾时适用中文等。

2、技术引进合同中防止滥用知识产权的条款
2004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列举了六种属于“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的情形:
(1)限制当事人一方在合同标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开发或者限制其使用所改进的技术,或者双方交换改进技术的条件不对等,包括要求一方将其自行改进的技术无偿提供给对方、非互惠性转让给对方、无偿独占或者共享该改进技术的知识产权;
(2)限制当事人一方从其他来源获得与技术提供方类似技术或者与其竞争的技术;
(3)阻碍当事人一方根据市场需求,按照合理方式充分实施合同标的技术,包括明显不合理地限制技术接受方实施合同标的技术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数量、品种、价格、销售渠道和出口市场;
(4)要求技术接受方接受并非实施技术必不可少的附带条件,包括购买非必需的技术、原材料、产品、设备、服务以及接受非必需的人员等;
(5)不合理地限制技术接受方购买原材料、零部件、产品或者设备等的渠道或者来源;
(6)禁止技术接受方对合同标的技术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提出异议或者对提出异议附加条件。
其中,第(1)款与第(6)款调整的是实践中技术引进合同里使用频率较高的两种情形。从调整范围上来看,不仅涉及直接的跨境技术引进,还涉及到外商在华投资时以技术出资的知识产权问题。

3、技术引进合同中注意改进技术的权属条款
A.直接限制技术引进方发展和改进所引进的技术。例如规定,“未事先取得甲方(技术转让方)的书面同意,乙方(技术进口方)不得将甲方的专利和专有技术进行改进和修改”。
B.单方面地要求技术进口方将改进的技术回授给技术转让方。例如规定,“当技术进口方将技术转让方的技术改进后,必须立即通知技术转让方”,并规定,“改进的技术诀窍(包括专利、专利申请、其他技术)是技术转让方的专有财产”。
C.双方交换改进技术的条件不对等,例如一方面规定,“在协议有效期内,双方都应将对合同技术的任何改进,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并在免交技术提成费的条件下,相互接受对方所改进的技术”;同时又规定“允许技术进口方仅在工厂内使用技术转让方的改进技术以生产产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使用、销售其所生产的产品”,同时“允许技术转让方在研究、生产、使用、销售、颁发许可证时使用技术进口方的改进”。

4、签署协议前严格审查对该技术是否有效、对方是否拥有该技术的所有权
协议签署对方如无技术的所有权,则我方引进技术后就存在被他人指控侵权的可能。


作者:商家泉 律师,高博隆华律所

电话:010-84512800-850,电邮:shangjiaquan@globe-law.com。

关于加强书刊交易市场管理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署


关于加强书刊交易市场管理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署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
根据中央有关治散治滥的指示精神,1996年6月我署发出《关于对书刊二级批发单位实行总量控制的通知》(新出发〔1996〕379号),对全国书刊二级批发单位进行压缩整顿。目前,全国压缩整顿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书刊市场的经营环境得到明显净化,经营秩序也有
较大改观,一个竞争有序的书刊市场正在逐步形成。但是,最近有些地方违背中央关于治散治滥的精神,竞相筹建书刊交易市场,并面向全国招商,甚至给一些不法书商以可乘之机,扰乱了书刊市场的正常秩序。为巩固压缩整顿的成果,维护书刊市场的正常秩序,建立管理规范的书刊交易
市场,现通知如下:
一、各地建立书刊批发、零售交易市场,必须经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批准,报新闻出版署备案。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要根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审核、批准建立书刊批发、零售交易市场。书刊批发市场一般建在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其他经济发达,文化历史悠久,交通便利,教育、科技力量雄厚的中心城市,也可申请设立,但应从
严掌握。
三、根据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省级新闻出版局要承担对各地书刊批发、零售交易市场的管理和监督职责。可以授权或委托相关部门设立书刊市场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四、书刊二级批发和零售单位不得跨省进入书刊批发、零售交易市场开展经营活动,各地书刊批发、零售交易市场也不得跨省向二级批发或零售单位招商;具有总发行权的出版单位及国有书店跨省设立发行分支机构或进入其它省的批发、零售交易市场经营,应报当地省级新闻出版局批
准。
五、书刊批发市场不得与书刊零售市场合建,批发单位与零售单位不得混场经营。
六、根据新闻出版署、劳动部《关于对图书发行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通知》(新出联〔1998〕4号)的规定,凡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暂不批准进入书刊批发、零售交易市场经营;对已进入书刊批发、零售交易市场经营,但尚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应限期参加培训并通
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资格证书,逾期未取得资格证书的,取消经营资格。
七、自文到之日起,凡未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批准,擅自筹建的书刊交易市场,应立即停止招商;对不符合本通知要求的,要及时予以纠正。



1998年8月14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